战败后的德国不但在苏联利别斯克训练中心和设在高加素的一些机场培训了大批飞行员

admin 生活服务 2024-02-29 66 0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空军的国家之一。1912年10月,德国组建了第一支航空兵部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国已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空中力量,并在与协约国的交手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击落了数千架敌机。

  

  飞机制造转入北欧等国

  但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不得不解散了空军,销毁和上缴飞机约1.6万架,只保留了140架飞机和169台航空发动机。但德国各大航空企业并不甘心坐以待毙,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大批设备和人员迁往北欧和瑞士等中立国,并在那里重新建设厂房,从事民用飞机的研究制造。

  1922年,协约国废除了禁止德国制造民用飞机的禁令,德国航空业迅速开始复苏,到了1934年,已经有多种性能优异的军用飞机投产,如亨克尔He-51战斗机、亨克尔H-46侦察机、容克Ju-53/3M轰炸机、道尼尔Do-11和Do-23轰炸机等。

  

  飞行员训练转入苏联

  在飞行员训练方面,战败后的德国不但在苏联利别斯克训练中心和设在高加素的一些机场培训了大批飞行员,还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大城市建立了不少飞行俱乐部,以民间培训、私人爱好为掩护持续进行飞行训练,这些都为德国空军的重建准备了大批的人才。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坚持把扩军备战摆在第一位,大力推行德国经济军事化,不到3年就新建机场60个。为了推动航空工业的发展,政府还采取扶持和补贴的办法,使航空工业得到飞速发展。到1935年,飞机年产已达4760架。1935年3月,德国空军正式成立,并独立成军。

  此外,德国空军还新建立了一大批高水平的飞行学校,专门培养大批更高素质的飞行人才,每个飞行员都要完成450小时以上的飞行训练。同时,年轻的飞行员往往还要跟随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飞行,并作为僚机从旁观察,以此掌握作战方法、积累经验。

  

  西班牙内战提供武器试验场

  1936年,德国空军从武器装备到技术素质都大幅度提升,再度成为世界一流空军。7月份,西班牙内战爆发,佛朗哥叛军请求德国援助,为德国空军的首秀提供了绝佳的舞台,也为其拥有的3000多架新式作战飞机提供了实战检验的机会。

  如二战时期令人闻风丧胆的容克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就在西班牙内战中首次接受了实战检验,它以仅10米的“树梢高度”疾飞,在伊比利亚半岛上投下了一批批炸弹。俯冲时,“斯图卡”会发出特有的尖叫声,给敌军和平民带来巨大的恐怖效应。经过西班牙内战的检验后,德军干脆在“斯图卡”上安装了警报器,进一步增加其恐怖气氛,使其在二战期间成为纳粹德国军事力量的可怕象征。

  也正是从西班牙内战开始,德国空军先后转战波兰、丹麦,据威,比利时,荷兰、法国、英国、苏联等国,几乎打穿了整个欧洲,先后共诞生3000余名王牌飞行员,其中战绩在百架以上的超级王牌就有105人之多、其中埃里希·哈特曼少校更是王牌中的王牌,个人战果达到了空前绝后的352架!

  

战败后的德国不但在苏联利别斯克训练中心和设在高加素的一些机场培训了大批飞行员

战败后的德国不但在苏联利别斯克训练中心和设在高加素的一些机场培训了大批飞行员

评论